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历史选择题型——论证分析型解读(5)
来源:fjsedu.com 2005-10-26 9:00:35 【字体:小 大】

【解析】

  1.A在封建时代,任何措施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所以D项是错误的。B项是两税法的作用,但增加政府收入不能成为变革的表现。C项只强调了两税法同租庸调制的关系,没有体现两税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所以只有A项是正确的。

  2.A题干中强调的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以D项应排除。A、B、C三项中A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典范。

  3.C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4.B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之所以不是偶然的,主要是以反帝反封建为基础的,所以只有B项能全面反映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5.A1985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所以④应排除。

  6.A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曾经起到的推动作用,但B、C两项用了"永远""始终"来表述,显然是错误的,D项强调的是将来,也是不正确的。

  7.C材料所体现的世界特点是动荡与和平并存的局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